佛弟子文库

以身作则,反求诸己

2012/05/25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  听文章

人活在充满罪恶的世间,自身又有私欲偏情、妒忌占有等,所以私心越来越大,对于他人,视如无物,个人的感觉和利益渐渐大于一切,把做人的基本原则,消失于无形。人的私心太重,首先会影响的就是人际关系,再者是社会关系,因为太自私,便不肯考虑他人,只会不择手段去达到目的,没有想到这些行为,会令他人不安和痛苦,所以说虽然是一个人的问题,结果也会变成社会问题,最后,任何一种风气、任何一种价值观,都会慢慢改变着社会面。

人们对修身、治国、平天下这些事,好像是很遥远的问题,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,但原来天下太平,竟然是要从个人开始做起!如果没有优秀的个人,总不能有个良好的团体,但个人的好坏,关键又在那里呢?答案竟然是在一个人的心,没有一个好的心,出不了一个好的人,人人不存好心,怎能有一个好的社会,让我们好好地生活下去,所以我们不怨天,不尤人,就是不必埋怨他人不好,社会不好,世界不好,环境不好,若然不好,就由自己开始改变吧!别人虽不友善,但你的心存友善,别人不慈悲,但你有悲心,终有一天你会把身边的人感化过来。《论语。卫灵公》有云: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又云: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”,凡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,必须从自身去寻找原因。

在此举一则典故,可与大家共勉:相传在夏朝,大水经常淹没人们所住的茅篷,大家都找不到解决之办法。当时有一人名叫大禹,他运用“疏通河流”此方法,用了十三年长的时间,逐步把这个大水化为小河流。终于大禹治水成功了,老百姓们都高兴万分,不用再被水灾所逼迫;很多诸侯都认为他是一位好的领导者,愿意前去归顺,顺理成章,国家亦富强起来。事隔多年,诸侯中的有扈氏要起兵叛变,大禹派了他的儿子伯启前去制服他。两方大军在“甘”这个地方打起仗来,伯启的部队大败而逃。跟在伯启身边的将领们要求伯启略事整顿后,再行出兵还击。伯启说:“不用再战了!大家不妨想一想,我们的国土比他大,率领大军的将领,也是我国之精英,结果我们却不能完成任务,战胜他们,这是什么原因呢?就是因为我没有以身作则去带领属下,管教下属的方法也不及他,所以,若要让老百姓恢复安居乐业,首先,我必须自我检讨,并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。”

自此以后,伯启认真要求自己,与所有士兵一同作息,天还未亮,便起来操练,生活变得朴实,又选用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来作参谋。有扈氏从其他诸侯那里得知伯启的改变,不但不敢举兵来侵略,反而带兵前来归顺伯启。

这个典故很有意思,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,都应该先要求自己,找出自己本身的缺点,并努力改正,只有保持这种态度,才能够把事情做好,这样做的人,就是‘反求诸己’。虽然,这只是短短的四个字,却可以作为我们修养上的金科玉律,它不但提醒我们时时要反省自己,也可以用来勉别人,在做人处事方面,一定有很大的帮助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

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

人在世间生活,不可能不和人接触,接触就要讲究相处之...

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

某日,广济寺。有居士来问: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...

迷信咒语的人

有一个愚痴的人,每天都闷闷不乐!邻居看他这么不快乐...

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

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,当你看到某一个人,你起快乐的感...

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

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,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...

老是碰到跟你过不去的人

一般人对家亲眷属都是很亲爱的喽,没有问题。对冤家对...

如何劝人改错

问: 团体里有人习气重,恐将影响新发意的菩提种子退...

可以败给他人,但要战胜自己

恨是毒汁,不仅毒人,更会毒己。 因为恨,少年时,也曾...

【注音版】佛说疗痔病经

佛说疗痔病经...

【注音版】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

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

佛说十善业道经

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,与八千大比丘众、三万...

【注音版】大轮金刚陀罗尼

大轮金刚陀罗尼...

不净观颂

死想第一 (人死时心脏和呼吸均告停止,其状可畏) 有...

信仰不是寻找奇迹 不要过分感性狂热

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:作为大德善知识,为众生...

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

升官、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,然而这些都是人...

安住在无所得的心

我们再往下看什么是生灭的相状,什么是不生灭的本体。...

【佛教词典】律仪戒

(术语)三聚戒之第一。守诸律仪离过非之戒行也。...

【佛教词典】三行杂染安住心

【三行杂染安住心】 p0210 显扬十八卷三页云:三行杂染...

李炳南居士:修持名念佛之要点

人生在世,总有种种痛苦、不自由,而这些苦厄,世人又...

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

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,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,有...

对待恶念该如何是好

问: 人都会有念头,当心中生起不好的念头,虽然不至...

慧律法师《保持24小时念佛的秘诀》

经常有信徒告诉我,他们在念佛的时候,会产生两种现象...

佛教报恩孝亲谈

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...

随心造业,随心转业

【原文】: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。多少大聪...

五台山故事:掉队的罗汉哪去了

明朝,五台山万寿寺方丈志诚法师与三宝弟子经过千辛万...

原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

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,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,年轻...

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

摧灭嫉心,不忌胜故。专乐求法,心无厌足。常欲广说,...

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

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,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...

圣严法师《内在的自心世界》

世界又可分为几层次:个人世界,众生世界,佛世界。个...

相信了弥陀的功德,才能把名号执持住

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,他才会去执持啊!执就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