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弟子文库

太虚大师:八识规矩颂讲录

太虚大师  2023/04/28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  听文章

太虚大师:八识规矩颂讲录

【开题】

八识规矩颂,将八识分成四类说明:第一类是前五识,第二类是第六识,第三类是第七识,第四类是第八识。每一类用三颂说明,共有十二颂。在每类三颂中,又前二颂明有漏杂染识,后一颂明无漏清净识。这次不依以上原有的程序讲,另成一种组织来说明。先将十二颂分成两大分:一、顺转杂染分,有八颂;二、逆转清净分,有四颂。先明顺转杂染分中,第一类明第六识,第二类明前五识,第三类明第八识,第四类明第七识。为什么要依这种程序讲呢?因为人类平常能觉察得到的识,多半是第六识,如各种思想、感情等心理作用,这都是第六识的功用;这不只是佛法能说明,就是世间学术,也都能说到,但不能完全说明就是了。

若单讲第六识,于事实还有讲不通的,因为不是有了意识分别,就有一切所分别的境的。如第六识能分别青、黄、赤、白等,但若盲人,眼根已坏,不发眼识,就不能见青、黄、赤、白,那么意识就不能分别青等色了,所以第二类要明前五识。要前五识与第六意识,俱时生起现行,才能了别五尘境:如眼识与意识同时现行,就能了色尘相;耳识与意识同时现行,就能了声尘相;乃至身识与意识同时现行,才能了触尘相。但这所分别的五尘境,不是可以凭空造出的,要真有所对的境,才有所分别的相的。

如我们现在都能见这个蒲团是方的,这是形色,是黄色的,这是显色,要在这个处所,真有这个蒲团,这时眼识和意识生起现行,才能分别;并且这所见的蒲团,是大家都能见到的,所以这不是凭个人识现的。前五识与第六识俱时所了别的六境相,既不是凭空而有的,那么若不许在识外有境,这境又是依何识而有的呢?所以进一层的推论,要说到第八识。前五识所缘的器世间相,既不是前五识单独变起的,也不是心外的法,就是第八识所变的,所谓内变根身,外变器界,都是第八识变缘的相分。若能明白这识变的道理,知道无始时来,依业力引第八识,在业力的轨范中,现成一期的根身器界;那么世间所谓“自然界的一切万有”的论调,就推翻了──因为万有是业引识变的业果,而不是自然。

从第八识的变现上说,本交互相遍,同类相似的;如现在我们同得人的第八识,于是我们大众能同见一种色,同闻一种声,不过虽同见色,同闻声,但甲所领受的境,未必恰是乙所领受的,只是相似变就是了。第八识既交互相遍,同类相似,所以没有显然自他、物我的隔别。但在有情的心境,却恰成反例,显然有自他、物我的隔别;有了自他,于是就要以自我为中心,要求自我的保存,自我的发展,自我的殊胜,自我要驾乎他人之上,人人都这样,于是斗争不已。若单从第八识上说,既是交互相遍的,为什么又有自他的隔别呢?所以第四类要说到第七识的功能。有情生命的成立,自我的发展,人格的表现,都从第七识中可充分说明。

以上所说识的四种分类,在世间科学、哲学,也有说到的。如哲学的素朴实在论,这是常识的,反对这常识而成自我唯心论。他们这派的立论,说是一切境相都是由我的分别所现。这在佛法上说,也不过只依第六识一部分的功能而立。到科学发达,趋重实验而斥破凭空玄想,要有确实的根据,真切的证明,才能存在,所以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新实在论,已是从第六识推到前五识了;自我唯心论,已被打破。但说到、不拘前六识起不起现行境相都存在的理,那就不是世间科学、哲学所容易推想到的了,这就要说到第八识所变的本质境,并说这本质境就是识的相分。这种深奥难知的理,正是世人难知的,也正是世人所迷的。因为不明第八识,于是有说客观的宇宙唯心论的,宗教家则说是神。

客观唯心论,说宇宙现起,是客观存在的精神所造成;宗教家说宇宙是唯一的神所造。这两种所说,都是不曾将八识完全说明了的迷执。若说只是普遍的精神,唯一的神,但怎样一切有情众生又有各个自我精神的差别?而在这各个自我精神差别中,又有各个不同的宇宙呢?从事实上看起来,他们都说不通,所以非说到第八识,不能说明宇宙。也非说到第七识,不能说明有各个自我和自他隔碍的分别。若说有情的自我,是由神分开而成的;这样,那不是“神”已分成各个“众生”而没有所崇拜的神了吗!?其实、这就是佛法中说的第七识的功能。从现代一般的科学、哲学、宗教上看,第八识、第七识大抵尚迷而不知,只于前六识说到一部分。在前六识中,第六识又比较容易观察;而他们迷而不知的那八、七二识,也正是最重要的。要明宇宙观,非明第八识不可,要明人生观,非明第七识不可。但因这两种微细难知,所以这次所讲的程序,不依原有的次序,只就凡夫杂染心上,顺凡夫的心理,以粗显易知的为出发点,然后一层深进一层,说到深奥微细难知的,所以名顺转杂染分。

【释 颂】

一 顺转杂染分

甲 第六识

现在先讲明意识的前两颂。在未讲本颂前,要大概说明意识的内容。意识分两种:一、五俱意识,二、独行意识。五俱意识,就是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缘五尘境。独行意识,就是前五虽不起现行──眼不见色,乃至身不领触,但意识仍可自起分别,如意识的缘过去、未来境,是意识自己凭空忆想的。在独行意识中,又分三位:一、散位独行意识,二、梦位独行意识,三、定位独行意识。梦位意识,是在睡眠时,前五识虽不起现行,但意识还能分别,只是昧略就是了。定位意识,不只是人不容易有,就是六欲天也没有;欲界以上的色、无色界,才有生得定,常在定中;在人中要修得,既得定以后,在定中的境界,就与普通的境界大不同了。上面说第六识粗显易知,不过只说的独行意识中的散位意识,至于梦位意识不分明,不须说明,定位意识不是普通人的心境,不容易知道。现在能觉察的,粗显易明的,也就是散位意识。由散位意识,再说到五俱意识。从佛法上说,虽是很浅的,但顺凡夫的心理以说,在凡夫已是不易觉察的了。现在讲颂文。

三性三量通三境,三界轮时易可知

三性、三量、通三境,三界轮时易可知,三境、就是性境,独影境,带质境。性境中分二:一、胜义性境,这在果中才能证得,因中不能证。二、世俗性境,就是在事实上是有的,不单由能缘识分别变起的,例如五识所缘的五尘;定中所缘境,也属世俗性境。就真谛上说,虽五尘也都是幻有的,但就俗谛上说,也是由种子生,有幻相、幻用,不如镜花、水月完全无用的,所以也名性境。独影境也有两种:一、有质独影:虽在此时、此处、此界,没有此法,但在法界中是有的,不过在此界、此时、此处,只是为意识所分别变缘的,所以仍是独影。二、无质独影:不但此时、此处、此界没有此法,就是他时、他处、他界也没有,只是意识上假立名言的分别,如妄分别龟毛、兔角。带质境也分二:一、真带质:就是以心缘心,如第六识通缘一切心心所,第七缘第八见分为我,也是以心缘心,所缘的相虽与所托的质不符,但确已带有质了。二、似带质:就是以心缘色,这只是独头意识所缘的带质相分,是意识所增益的,如分别桌、椅等名物,其实只见显色、形色,没有见桌、椅。以上几种,若分类说呢,胜义性境不变而缘,其余的五种是变缘的。在这五种中,世俗性境同真带质境是兼因缘变和分别变的,其余的似带质,有质独影,无质独影,只是分别变的。这三境,第六识都有。

三量就是现量、比量、非量。量、就是正知,因为境有三种,所以了境的智识,也有三种。在这三种智识中,前两种是正确的,后一种是不正确的。现量缘性境,只有事实,不带名类分别。比量缘正确的独影境。非量缘不正确的独影境同带质境,那就与事实完全不符了。只是意识无始以来分别名言习气,颠倒分别性相,如病眼见空中花似的──在平常不曾学佛的,大多是非量缘境,颠倒错误的。这三量,第六识也都能通。

三性,就是善、恶、无记三性。第六识作业范围也很广,可通三性。就第六识作用上说,在三界轮转受生死,也容易知道。若造上中下三品恶业,堕三恶趣;若造三品十善,生人、六欲天、阿修罗三善趣;造三品十善,并修四禅、八定,生色、无色界天。

相应心所五十一,善恶临时别配之。

以上所说的八种识,都名心王,各有相应的心所,现在说意识心王与五十一位心所都能相应。这五十一位心所的数目,不过是根据天亲百法论,和瑜伽论而说的,若广分别,还不止五十一位心所;简略说,也不到五十一心所。心所又名心所有法,就是心王起时,心所有法也随之而起,如主从的关系一样。但心所与心王虽同起,却不是一体,是有两法才能说相应的。相、是互相义,必须两法同时、同处、同缘一境、同作一事,这才名相应。虽与五十一心所相应,却不是一切时都与五十一心所相应,如与善心所相应,就不与烦恼心所相应;与烦恼心所相应,就不与善心所相应;且与此烦恼相应时,就不与彼烦恼相应;不过总说意识相应的心所有五十一。

这五十一心所,可分为五位:一、遍行有五:遍行、就是无论何时、何地、何境、何识,但有识起,这五种心所都能普遍现行,所以名遍行。这遍行中的五心所,就是作意、触、受、想、思。作意、是能警动其余心心所现起的。触、是根境识三和合,能触境的心的作用。受、就是顺触的领受。想、是于领受境分齐限量,由此有彼此是非可判别,而立种种名,所以想是名字言说的所依。思、是造作的力,能令余心心所去造作。

二、别境有五:别境、是缘特别的境才现起的。别境中有五心所:就是欲、胜解、念、三摩地、慧。欲、是于境起希望,于顺境希望能合,于逆境希望能离,于中容境不生欣求厌离的心,则无欲。胜解、于无疑境上,确定明了,印持不惑。念、即忆念,就是能明记不忘,在过去境上才生现行。三摩地、就是定,于所观事明记不忘,而能念念专注一境。慧、依念、定所观察境,判决简择,成明了决定,而有慧生起。

三、善有十一:就是信、精进、惭、愧、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、轻安、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。信、不是通常所说的信,因为通常的信,通于所谓迷信等,违于实事真理,只是烦恼中的恶见妄执,此不名为信。此中所说的信,是依佛法中因果实事,性相真理,信有三宝、四谛而起的信。要是没有这个信,就成妄想流转,是大随烦恼中的不信,所以这信能对治不信,是万善的本,智慧的源,功德的母。所以在善法中,首先说信心所。精进、不是通常所说的勤,因为于不善事也能生起勤。这个精进,就是四正勤,是依正信而起的,能止恶行善;就是已生恶令断,未生恶令不生,已生善令增长,未生善令生。惭、愧、这两种心所,都是羞耻心,凡能止恶行善,必定要有这羞耻心,虽都是羞耻心,但是有差别:惭、即尊重自己的人格,知自有佛性,与诸佛菩萨相同,既有此人格,怎么于诸佛菩萨所成的功德,还不能成,于恶还不能断呢?

所谓善犹未成,恶犹未止,自己生起羞耻。愧、就是对他生愧,一切诸佛菩萨,都具有三明、六通,于我现前所作所为,诸佛菩萨悉知悉见,我现在善犹未成,恶犹未止,怎样对诸佛菩萨,怎样对一切众生呢?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、名三善根,能对治贪、嗔、痴三不善根。贪、就是于己分之外,还要将所有的都归自己统领。无贪、就是能将已经有的,施舍他人,未有的也无所取。无嗔、就是慈心,这不是普通的慈心,因为普通在相当的限度有慈心,但出分限以外,还要起嗔的;这由无嗔所发的慈心,是无分限的,普遍的。无痴、是对治痴的,就是于事理能明了觉悟;但与慧不同,无痴只是善,慧可通善、恶、无记三性。轻安、也是定心,在平常散心用事时,身心如负重担,行走不定,但有定现行,如平常将重担放下,只觉身心轻快、安乐,为向所未有的。轻安与三摩地不同,轻安只是善,三摩地通三性。不放逸、是依精进、无贪、无嗔、无痴和合而成的,不但精进修一切善法,并且谨慎能防护有漏法不生。行舍、就是行中之舍,简别不是受中之舍,因为五受中有舍受,恐与舍受相混,所以说行舍。行舍就是依止精进、无贪、无嗔、无痴修一切善法,虽修一切善法,而心平等性,心无所住。不害、是无嗔中的一分,但这是悲心,见有情衰损恼害时,心生悲愍。

四、烦恼二十六,可分四类:一、根本烦恼六: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。这六种自性就是烦恼法,为一切烦恼的根本,所以名根本烦恼。贪、是于三界有、有具,不了是苦而生贪著。贪与别境中的欲心所不同,欲只是希望,通于三性,但贪欲就成有覆或不善了。嗔、是于有情苦、苦具,正现起时,生违反心,生忿恚心──欲界众生所作所为,都是从贪、嗔发动的,所以贪、嗔遍于欲界。到色、无色界,就只有贪无嗔了。痴、又名无明,就是不明因果,不知性相,由痴为依而生贪等烦恼心所。慢、有七种或说九种,总言之,就是自高凌人的意义。一切众生,既有我见,就要将我提高,驾于人之上,而以他人为提高自己的工具。

这慢心所是任何人都不能免的,就是极低心下服的人,表面看似乎没有慢,其实他只是没有遇著机会,有相当的机会,他也要起慢的。疑、就是于因果性相犹预不决,由疑能障生善慧,能断疑的,就是慧心所。恶见、又名不正见,包含有五种:就是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。身见、就是个体见,执个体是我而成我见,由我见而有我所。边见、是于我见上,执断、执常,我身死后是断灭了呢?还是永久不灭的呢?邪见、除身、边二见外,其余的都是邪见;但最大的邪见,就是拨无一切的虚无见,或名恶取空,或名豁达空。见取见、是于种种见中,随取一种执为最胜、最上。戒禁取见、是执取所持的牛戒、狗戒等,以为能得解脱──信这种不正戒,以为能得解脱的,这正是迷信,是恶见,与前面善心所中所说的信不同。

二、小随烦恼十:忿、恨、覆、恼、嫉、悭、诳、谄、憍、害,这十种烦恼,是自类各别起的,范围狭小,如忿起恨不起,所以名小。随根本烦恼而起,所以名随烦恼。忿、恨、恼、害、嫉,都是随根本烦恼中的嗔心所起的。忿、是于现前不饶益境所起的。恨、是于过去忿境上怀怨不舍。恼、是由忿恨以后所起的嗔心所。害、是无悲愍心,常损恼有情。嫉、是耽著名利恭敬,见他人有荣利事,不能忍耐。覆、诳、谄,都是随根本烦恼贪、痴、所发动的。覆、就是覆藏己过,不肯发露忏悔。诳、就是耽著名利恭敬,虽无实德,假现不实功德,欺骗他人。谄、就是谄曲,矫饰惑世。憍、悭,都随贪所起的。憍、是于自己的一点有漏荣利事,贪著在心,醉心于中。

悭、是悭吝,将自己所有的身命财产保守,不肯施舍。三、中随烦恼二:就是无惭、无愧。这两种烦恼,遍于不善,范围较宽,所以名中。也是随根本烦恼而起,所以名中随烦恼。无惭、是惭所对治的,不尊重自己的人格,名无惭。无愧、是愧所对治的,不顾他人讥嫌毁谤,名无愧。四、大随烦恼八: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惛沈、掉举、忘念、不正知、散乱。这八种通于一切染心,范围最宽,所以名大。也是随根本烦恼而起的,所以名随烦恼。不信、为信所对治的,就是于实事真理不能把握,令心成流荡无归,一切烦恼心所都从不信生起的。懈怠、是不精进,不策励心。放逸、为不放逸所对治,就是不修善法,不防护恶法。惛沈、是无痴所对治的,就是蒙昧无知,能障观不生。掉举、是轻安所对治的,就是令心不寂静,能障止不生。忘念、是念所对治的,就是忽略心。不正知、与恶见不同,不正知但于事理不能正确明知,恶见是执见确定。散乱、就是不定心,令心流散。

五、不定四:悔、眠、寻、伺。这四种不定是善、是不善、是无记,所以名不定。悔、又名恶作,就是于已作不作的事,心中生起追悔。若于已作的恶、生起追悔,这就是善;但常时恶作,令心不安,这也是不善。睡眠、也通三性,若适当睡眠就是善,若耽著睡眠,就为不善。寻、就是寻求。伺、就是伺察。寻求相粗,伺察相细,言说分别,就是从这两种心所建立的。通常心理学所说的思想,不是佛法中所说的想心所,只可算是寻、伺。

意识心王若与这五十一位中的善心所相应,就成善意识,若与不善心所相应,就成不善意识,没有拘定的,所以说:善恶临时别配之。

性界受三恒转易,根随信等总相连。

性、就是善、恶、无记三性。在第六识作业通三性,或善、或不善、或无记。界、就是三界,由意识作业通三性,所以受报也不定,或欲界、或色界、或无色界。受、就是五受;意识或时苦受,或时乐受,或时忧受,或时喜受,或时舍受。因为意识于性、界、受这三种中都不拘定,所以说:性界受三恒转易。根、是根本烦恼,随、是随烦恼,信、是信等十一,等、等取遍行,别境。第六识起时,或与根本烦恼相应,或与随烦恼相应,或与信等心所相应。这些心所与意识总是相连而起的,所以说:根随信等总相连。

动身发语独为最,引满能招业力牵。

凡造成业,要经三种阶段:一、审虑,二、决定,三、发动。前两阶段,都是意识的功能,到了发动,才有身语业的发现。所以、身识虽能动身,舌等语具虽能发语,但动身、发语的主动力,还是在意识。唯意识有这种功能,所以说:独为最。引、是引业,就是由第六识所造的强有力的善恶引业,熏成业种,含藏在阿赖耶识中,成熟时能招当来总报。满、是满业,就是由第六识所造的劣的善恶满业,熏成业种,含藏在阿赖耶识中,成熟时能招填满总报的别报。引业力强,满业力劣;引业如画师画大概的模形,满业如弟子加功填彩,圆满所作。所以、虽由第八识受报,但都由第六识的造业所牵引的。

乙 前五识

性境现量通三性。

前五识所缘的只是性境,如现前有实有色,眼识才能缘;但这所缘的是世俗性境,因为不能随心改变其性,所以名性境。现量、是说前五识只有现量,无比量、非量,因为要五根对五尘才能发识,比量、非量都是由识自起分别的;又前五识对现前性境,直接了知,无错乱,不带名言,所以无比量、非量。三性、就是明前五作业通三性,但前五不能自动造善恶业,只能帮助第六意识作善恶业,随第六意识而有善、恶、无记三性。

眼耳身三二地居。

前五识中的鼻、舌二识,只有欲界有,因为欲界受段食;到色、无色界都是禅悦为食,所以用不著了知香、味的鼻、舌二识了。眼、耳、身三识,则二地有。二地、是指三界、九地中的欲界五趣杂居地,同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。这离生喜乐地,虽已在定中,但有时出定可见色;并且互相谈话,可闻声;身也领触,所以有眼、耳、身三识。过此地以上,就常在定中,前五识都不起现行了,只有定中意识。因为这眼、耳、身三识,只止于五趣杂居地,同离生喜乐地,所以说二地居。虽说第二地以上,前五识不起现行,却不是指的出世圣人,只是说的异生,因为出世圣人,不受三界分限拘定了。

遍行、别境、善十一,中二、大八、贪嗔痴。

前五识心王,与三十四心所相应。就是遍行五,别境五,善十一,中随烦恼二,大随烦恼八,根本烦恼中的贪、嗔、痴三种心所。

五识同依净色根,九缘、七、八、好相邻。

根有两种:一、浮尘根,又名扶尘根,或根依处,就是平常肉眼能见的眼根乃至身根。二、胜义根,又名净色根,是潜在浮尘根的根依处中的,虽是色法,但肉眼不能见,依佛法说,天眼才能见到。现代科学中所说的视神经,听神经等,似乎是说的这五种净色根,但也不是平常眼所见的,要用显微镜,并加以一种推测,才能见到。依这五种净色根,才能发五种识,所以这五种根,就名发识的增上缘依;也名同境依。不过,眼识生起时要九种缘,以上所说的增上缘依只是一种,还有其余的八种;就是空缘、明缘、作意缘、分别依缘、染净依缘、根本依缘、种子依缘。颂中说的九缘,就是指眼识现行必须的缘。耳识生起现行,只要八缘;除明缘一种,因为黑暗中也能闻声。颂中的八、就是指耳识必须的缘。鼻、舌、身、三识,生起现行,就只要七缘,除明缘、空缘两种,因为这三识要逼近才了知香、味、触。颂中的七、就是指这三种识现行必须的缘。

合三、离二、观尘世,愚者难分识与根。

鼻、舌、身、三种识,要与境相接触,才能取境。眼、耳、二种识,要与境相离,才能取境。小乘、外道、凡夫这三种人,无真智慧,对五根与五识不能分别辨明,所以说:愚者难分识与根。

丙 第八识

性唯无覆、五遍行,界、地随他业力生,二乘不了因迷执,由此能兴论主诤。

三性中的无记性有两种:一、有覆无记性,就是在他的业性虽没有明确界限,可以说是善、是恶,但有覆蔽的。二、无覆无记性,就是在他的业性既是非善非恶,而又没有覆蔽的。从第八识作业上说,是属于无覆无记性,所以说:性唯无覆。从第八识的现行上说,只与五遍行相应,不通其他的烦恼心所,善心所;不但不与其他的烦恼相应,连无明也都不相应。或有说也同无明相应的,这不是就现行说的,只是就含藏有前七识的种子而言,因为前七识的无明种子,也含藏在阿赖耶识中。界、指三界,地、是九地。他、指第六识。生、是从无而有,假名为生。在第八识随引业现起一期命根就名生,这一期命根终了,就名死。第八识随第六识所作引业力的支配,在三界九地中生死死生,相续不断,所以成有情的生死流转。因为第八识的行相,是相似相续的,很微细难知,就是声闻、独觉圣者都不能明了,而生起迷执。迷执有两种:一、增益执,就是执无为有,如本无人、法,而众生二乘执为是有。二、损减执,就是执有为无,如八识心心所法,虽如幻化,而是幻有非无。在二乘人不明了,就生起迷执,拨无第八识。由此无著、天亲、护法,这些大乘论主,引经据典的与二乘诤论,来证明唯识的正理,以破他们的迷执。

浩浩三藏不可穷,渊深七浪境为风,受熏持种根身器,去后来先作主公。

阿赖耶是梵语,译为藏,阿赖耶识,就是藏识。此有三义:一、能藏,二、所藏,三、我爱执藏;这都是就阿赖耶识而言的,只是对向不同就是了。对一切种子名能藏,因为一切种子,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,种子是所藏的,阿赖耶识是能藏的处所,所以名能藏。对一切现行杂染法名所藏,因为根身、器界这一切杂染现起以后,阿赖耶识反为一切杂染法覆藏,为一切杂染法所藏了,所以名所藏。对第七识名我爱执藏,因为第七识恒时有我爱执,这被执为我的,就是阿赖耶识现行的见分,所以就成了第七识所爱执的处所,所以名我爱执藏。颂中的三藏、就是指这三种。浩浩不可穷、是说这三藏义,都甚深难知,无有边际。因为阿赖耶识所藏的一切种,不可穷尽,所以能藏一方面也不可穷;因为藏阿赖耶识的杂染法不可穷,所以所藏一方面也不可穷;因为第七识的我爱执,很不容易觉察,就是睡眠时都相续不断的执我,这不但普通人不易觉察,就是稍用点功的,也不容易觉察。

在禅宗下曾有一段公案,就是有一个参禅的人,用了很久的工夫,他自己说他的心能自作主,但有人问他说:‘当你睡眠到无梦时,你也能作主吗’?他就默然了。这就是不觉第七识执第八识的缘故。但此不但稍用点功的不易觉察,就是二乘也不承认,所以无著菩萨造的摄大乘论中,用六种理由来成立第七。最显明的,如无想定,因为有第七染污意,所以与灭尽定不同,所以圣者不修此定;若无第七,那么无想、灭尽就没有分别了。又有五同法可比知有第七,因为前五识都有所依根,所以可比知第六意识也有第七为所依根,如果没有第七,那么第六就没有所依根了;第六既没有所依根,前五也不当有所依根,五同法就不能成立了。

由以上所说的,可见第七最不容易觉知,但又不能拨无第七,所以从我爱执藏上说,也是甚深难知不可穷。渊深七浪境为风,这是譬喻:第八名本识,如渊深的海;前七名转识,如波浪,依海而得起。但这七种转识,都有境为增上缘,才得生起,如海上有风,才能起波浪似的。虽前七都以境为增上缘,不过在前五识最重要,是必不可少的,因为前五识离境就不能发识;在第六识还可由识分别妄现的境也可发识;第七缘第八见分为境,境也常有,而不须别藉他境才生;所以最不可离的就是前五识。

受熏持种根身器,此明阿赖耶识受熏持种的功能。因为阿赖耶识是无记性,所以受前七转识染净熏习,既被熏以后,就将染净种子执持不舍。如室中燃香,香的自体虽尽,而香气还留在室中,所以阿赖耶识受前七转识熏后,所成的习气种子,也含藏在阿赖耶识中,执持不舍。内根身、外器界,也是阿赖耶识所变所缘的。所以这识的相分有三种:一、一切种,就是受前七熏习所成的种子。二、器界,就是所变的相分。三、根身,就是五根的身体,身是总,眼等四根是别。这根身是阿赖耶识的执受,因为根身就是五根诸法和合的总聚,这总聚为阿赖耶摄持依止为自体,能生觉受,触受境界,于是根身与阿赖耶识就成了同安乐共患难了。如人穿一件极难脱下的衣服,同身体都和成一体了,于是被人损害这件衣服时,自体也同感觉痛苦,抚摩衣服时,自体也觉到快乐。又阿赖耶受熏持种的理,也可以比知,如我们在前几十年的事,到现在一想,还历历在目,这虽由第六意识记忆的功能,但还是因为第八能持种不失的关系。这还不明显,再明显的,就是有时虽未经明了的意识记忆,只要前五识与五俱意识现行,阿赖耶识就受了熏而持为种;所以有时梦中境,是平常曾未经过的,第六识也不曾记忆的,这就是由阿赖耶识持种不失的功能所现。

若这一期业报已尽,阿赖耶识对根身不持为自体时,这就名死;若最初受胎的一刹那,就名生。在人死时,全体都冷尽,但有一处暖气最后舍,在那时、前六识都没有功能了,只有阿赖耶识还没有离去,要这暖气完全没有了,这才名死人。受生时最先成胎的,成立第一刹那生命的,也是阿赖耶识,然后前六的功能才随之生起。所以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一期生死的主人翁,所以说:去后来先作主公。虽是主人翁,却不能执以为我,因为他虽是相续不断的,而实是刹那生灭而无常的,而且是随业流转而无力的。

丁 第七识

带质、有覆通情本,随缘执我、量为非,八大、遍行、别境慧、贪、痴、我见、慢、相随。

带质、就是带质境,第七缘第八见分为我,是真带质境。因为所缘所执的我,虽不是第八见分的真相,却是自识托第八见分为本质而变起的妄相,所以“我相”是由第八见分同自识两方面的关系变起的。现在以譬喻来说明:第七识如病目,第八见分如灯光,由病目对灯光,才见有五色光轮,这光轮喻如我相。但光轮不是灯光的真相,是病目才见的,却又不离灯光而有的,所以五色光轮是病目同灯光两方面的关系幻现的。我相、也是同样的理由。为明了起见再作表如下:

(病目)

(灯光)(五色光轮)第七识

第八识──→见──→我←──能变识

本质境 带质境

第六识也有真带质境,但是不明显,只有第七最明显,故在此说明。有覆、就是有覆无记性。第七识只一味的执第八见分为我,不分别六尘境界,亦不对他有情发生交涉,没有显然的善不善,但由他念念执我的关系,可影响前六我不净,所以本性虽是无记,而有我执的覆蔽,就成了有覆无记性了。通情本、是说第七的带质境通于情本:情、就是能变识──第七,本、就是本质境──第八见分,由能变的情识,托第八见分的本质,而现有带质的我相。有说:通情本,是说第七执我,通为三界有情生死之本。但是正确的解释,还是前一释。

随缘执我、是说第七随所缘的第八识而执为我,第八若生在欲界,就随生在欲界,执第八见分为我;生色、无色界,也是一样。在三量中,第七属于非量。因为第七不了第八真相,所以不是现量;不能推理,所以不是比量;只一味的由自识托第八见分变起的我相而执为我,所以说:量为非。第七识相应的心所有十八,就是八大随烦恼,遍行五,别境中只与慧心所相应,根本烦恼中与我贪、我痴、我见、我慢、相应。颂中的我字,通于贪、痴、慢、三种。痴就是恒行不共无明,又名根本无明,由第七与根本无明相应,所以不明第八真相而生我见,就执为我。这我见所由起的不明,就是我痴。由执为我,于是爱著不舍,随第八生在何界何趣都不舍离,就是自杀者,也是为了爱我,这就是我爱。因为爱我,无形中就要使我居于一切人之上,由尊重我,所以只见我是最胜最上的,这就是我慢。第七执我的功能,最不容易断,只有从第六识用功,使智慧训练至强锐有力,然后才能对治,渐渐断除;从第七本身,在凡夫位,是无法对治的。

恒审思量我相随,有情日夜镇昏迷,四惑、八大、相应起,六转呼为染净依。

第七识、梵语名末那,译为意,是恒审思量的意义。恒、是恒时不断,审、是决定不惑,思量、是遍行中的思同别境中的慧,和合而成的。第八恒而不审;第六审而不恒;前五不恒不审;只有第七末那恒时审决思量于我相,相随不离。虽是很简单的只一味的执我,但影响于有情甚大,令有情日夜永久在昏迷中。日夜、也可说是生死。镇、是永久义。四惑、就是我贪、我痴、我见、我慢。八大、就是惛沈、掉举等八大随烦恼。因为第七与四惑、八大相应而起,所以前六转识虽修善法,但由第七执我的关系,也成了有漏善。第七若转成清净,前六所作善法,也就成无漏了。因为前六转识,依第七而成染净,所以说:六转呼为染净依。

以上将杂染第七识两颂讲完了。到这里才明了社会的不平,人心的不良,根本原因就是由第七作祟。明了这个理,可见思想简单的唯物主义,以为衣食住平均,就能解决人生痛苦,使天下太平,这是不明人生真相的。要知道人的求衣食丰裕,只是我贪的一部分发展,这只是资生之物。第七执我不是这样单纯的,还有人为求精神快乐,舍弃物质享用,并且连肉身也可不要的,如印度的投崖、拔发等外道。还有我慢炽盛的人,由我慢影响前六的作为,处处要光荣体面,在人上而不肯受人压制,所以虽以多少金钱运动他,也不能使他屈服。可见只求衣食住平均,以为就能解决人生痛苦的,依佛法看起来,实在觉得他们无知,同时又感觉到他们可怜。

到这里,顺转杂染分八颂都讲完了,宇宙人生的真相也知道了。以后再说到逆转清净分。

二 逆转清净分

此中八识的顺转逆转,都是就凡夫的心理而说。顺转、是顺于凡夫平时转向外境的心而说;逆转、是将凡夫平常的心转向内识而证清净。怎样能转向清净呢?要先从第六识用功,将自识转成无漏智;进一步就转第七识,将第七所有的障隔打通;然后再由第六、第七合力,转第八识;第八既转向清净,前五是最无力的,于是也随转成清净了。所以逆转清净分的次序,第一颂明第六识,第二颂明第七识,第三颂明第八识,第四颂明前五识。

甲 第六识

发起初心欢喜地,俱生犹自现缠眠;

地前有资粮位、加行位,资粮、是对佛果说的,如人行远路,要带著资粮,我们从凡夫位到佛果,也要广集资粮。集资粮就是修福慧,修福慧就是修六度行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三度是集福;般若,是修慧,精进、禅定,通于福慧。在这资粮位,共有三十心,就是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。华严经中说十住以前,还有十信。在十信位,也修六波罗密行,但这是意识散位行。如在欲界,由第六意识,听闻正法,由闻法而生慧,就是闻所成慧,这就是六度中的文字般若。由闻法以后,能持戒,这就是思慧,包括六度中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──因为戒的广义,不惟是佛制的戒条,才名戒的;就是对于佛说的法,在起心用事时,都要观察合不合佛所说的,观察应作不应作,所以戒法的范围很广,能包括四度。

但后因有人不如法行,佛才为这类众生,制定戒律,作他们行为的标准。由思惟而如法修行,由修行纯熟而得禅定,这与定相应的慧,就名修所成慧。由定力成就,于是出生种种不可思议事,能转现业报,能超欲界境;不过佛法不重在定,重在由定所生慧,由慧才能断惑证真,这就是六度中的禅定、般若两度。由修六度,而使信心成就,证入初发心住。因为到这位,胜解修行力才现前,才能发深固不退的菩提心,所以名发心住。以后只有进无退,得安住于佛法中了,到这位就名贤位菩萨了,所以这是由凡夫入圣的关键,是最难入的。然后由初住到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都修六度,广集福慧资粮,但有浅深不同就是了。但这三贤位的菩萨,还没有起立证真如法性的决心,到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──四加行位,才加功进行,常在定中,一心求证真如法性,不证不起,然后由定力发生证真如的慧──若没有以前的三十心而求证真如,那就只能证小乘生空果,只能证真如空性,而不成不空妙德。

慧将生起时,名暖位,如日光将出时,先有暖相现。慧已生起,名顶位,如日光已出到山顶,能光明朗照了。第三是忍位,就是由定慧能忍可,这位有上中下三品忍,到上品忍而进入最后一刹那的世第一位,就是在世间是最为第一的。以上所说的修行的位次,都是有漏第六意识的用功力,但有散位、定位的分别就是了。前五识虽也能帮助用功,但是无甚力量,第八完全不相关,第七不但不帮助,反为第六修行的障碍。经世第一一刹那,入真见道,由真见道入相见道,这才登初地,这时第六、第七就转成无漏了。颂中所说的欢喜地,就是初地。因为在地前,用有漏第六识修行,有漏闻思修慧,渐伏分别所起二障。

入初地时,才将无始本有的无漏清净种生起现行,顿断分别所起二障种子,到这时一向求证的真如也证到了,第六识也转成了妙观察智了,得未曾有,生大法喜,所以名欢喜地。在杂染位上,八识各有相应心所的多寡不一,到清净位上,都与二十一心所相应。在染位,识是心王,到了清净位,五别境中的慧心所就转成智了,智就是心王,智相应的识与其余的五遍行,四别境,善十一,都随智转。颂中所说的初心、就是入初地的心,因为十地中,都有入、住、出三心,入心也名初心。在初地,第六识虽转成妙观察智,但俱生所起二障还没断尽,只断了一分异生障,不堕恶趣了,所余的二障,有时现行缠绕意识,有时或眠伏不起现行,但并没断,遇缘还要生起现行的。所以从初地到七地,都不能算纯无漏。远行地后纯无漏,观察圆明照大千。

远行地、就是第七地。到第七地以后,第六识的俱生现行二障,完全不现行了,因为入二空观,证真如法性的慧,相应不断的现起,没机会使二障现行,所以说:纯无漏。从初地到七地,是下品妙观察智,七地以上,是中品妙观察智,到佛果就成了上品妙观察智。圆满明净,双观真俗二谛,普遍朗照大千世界。

乙 第七识

极喜初心平等性,无功用行我恒摧,极喜、就是初地。

第七识无始妄执我法,直到初地,第六意识转成无漏清净智,此强有力的智,才将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了,不但不执第八见分为我,反能遍观一切法平等性。但由俱生二障种子没断,所以有时还执我,直到第八地,证真如智已能不加功用而任运现起,于是第七执我的我执,就恒被第六无功用行将他摧灭了。所以到第八地,第七才没有了我爱执,才舍了第八识。

如来现起他受用,十地菩萨所被机。

如来有法性、受用、变化三身。受用身、又分自受用身、他受用身。自受用身是佛自证境界,第十地菩萨,都不能见的。为要使初地至十地的菩萨,也受用法乐,被十地菩萨的机,所以又现他受用身。为初地菩萨所现的佛,是以百莲花为座的佛,为第二地菩萨所现的佛,是以千莲花为座的佛,乃至为十地菩萨,各现他受用身,这都是平等性智的功用。

丙 第八识

不动地前才舍藏,金刚道后异熟空,大圆无垢同时发,普照十方尘刹中。

第八识也名阿赖耶识,就是藏识,因为这识被第七识执为我,所以名藏。将到不动地前,我执永伏,才舍了这个名字。异熟、就是异熟识,又名业报识,因为这识就是受善不善业所感的报体,凡受业报就有分齐,到金刚道后,就不受业报支配,就无分限、无边际了,所以说:异熟空。无垢、就是无垢识,因为此识不再受熏,一切有漏杂染种子永断,所以名无垢识。大圆、就是大圆镜智,因为只与清净善无漏慧相应,所以名大圆镜智。到佛果位,第八转成大圆镜智,无垢净识同时发,普照尽虚空,遍法界;一切因果,实事真理,无不朗照于大圆镜中,所以说:普照十方尘刹中。

丁 前五识

变相观空惟后得,果中犹自不诠真,

圆明初发成无漏,三类分身息苦轮。

前五识转为成所作事智以后,也能观生空、法空所显真如,但不能亲证真如,只能于自识变起真如相分而观生空、法空。因为不能亲证真如,所以没有根本智,只是后得智摄。前五就是到佛果位,也不能证真如,所以说:果中犹自不诠真。圆明下二句,是说大圆镜智无垢净识同时发的时候,那时所持的五根就成无漏五根了,由无漏五根所发的识,也成了无漏,于是前五转为成所作事智,有三类化身,就是:胜应身,劣应身,随类应化身。为初住以上的菩萨所现的身,名胜应身,有大威德,相好庄严。为凡夫,二乘所现的身,名劣应身,如丈六金身的释迦牟尼佛。

随种种类所现的身,名随类应化身,如人见佛为人类,鬼见佛为鬼类。由三类化身拔济众生,息众生的生死苦轮。

以上已将八识规矩颂大概的讲了,现在还要附带申明几句。在玄奘法师以前的古德,讲唯识都是直从第八讲起的。玄奘法师为要按照八识的次第,定为规矩,所以变更次序,先从前五识讲起。在这次所讲的次序,又稍变更一下,是从顺转和逆转讲的,但并不是无意义的变更,这在前面已略提出理由。现在、再将顺转逆转总起来一说,先就凡夫的心理,为他说明无始以来的杂染弊病,使他知道病源,既找著了病源,在一般有大愿大志的,不满足这有漏杂染的凡夫法,要求解脱安乐,并且不只为自了,还要使一切有情都得到究竟,所以才又说到以后的逆转清净分。

我们要是不满足现实的人生,要趣入佛果,现在就可从第六识寻伺心的闻思慧下手用功,修集福慧资粮,行四摄、六度,成就信心,希望入初住。但这在凡夫位,也是很不容易的,因为在这时,俱生的、分别的二障习气很浓厚,单靠自力不容易对治,所以要信三宝力,发弘誓愿,由信愿力修四摄、六度,成就与闻、思、修慧相应的信心,然后得入初发心住。既入初住,就是贤位菩萨了。既入了贤位,那就有进无退,按步就班的可直趣大乘菩提了!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太虚大师文章列表

唯识要义解说

一、唯识之义 唯识者,据《成唯识论述记》云:唯谓简别...

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

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: 第一个,如果你有志于临终...

正确的面对业力

我们学了唯识学以后,我们看到我们无穷无尽的过去,我...

天亲菩萨把八识分成三类

唯识学认为一切法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,那么到底我...

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

无始时来界,一切法等依,由此有诸趣,及涅槃证得。 这...

你不分别,就没有那件事

修唯识观分两个部分,分两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:就是像...

经常这样修行,就能解脱生死业力

我们应该知道,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...

吃肉是否容易刺激过去的业现前

问: 请问师父,以唯识的观点,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,...

【注音版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

普门品(日诵式版本)...

【注音版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

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...
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

夫满教难思,窥一尘而顿现;圆宗叵测,覩纤毫以齐彰。...

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

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:一时佛住舍卫国...

念佛的七大误区

一、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(一九三六年),有一...

【推荐】把所有的愿望愿景,寄托在这句佛号

【平时思惟:一、罪障深重,求出无期;二、弥陀大愿,...

顺治皇帝出家偈

天下丛林饭似山,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,惟...

昏散根源,全由迷己作物

做工夫人,每被昏散所扰,久便退悔。不知昏散根源,全...

【佛教词典】鄯善国

西域之古国。又称楼兰、禅善、纳缚波。位于新疆罗布泊...

【佛教词典】三力

(名数)一、佛之威力,二、三昧之力,三、行者之本功...

植物性蛋白才是优质的蛋白质

许多人想要改吃素,但有些人担心蛋白质摄取不够或营养...

【推荐】留一只眼睛看自己

忙碌并没有错,因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,那就有点不对头...

被富贵逼落三途

朱元介,名之蕃,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,官职做到礼...

妙境法师:四护法门

经论中有法门名为四护:一、命护 二、力护 三、心护 四...

在八识田中下阿弥陀佛的种子

众生都是凡夫,难免起烦恼,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,起...

天台八教丨通教

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,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...

金光明沙、咒轮、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

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,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...

内心要常怀感恩

佛法很高深,所以我们要学习。学的道理越多,在生活当...

【佛学漫画】观音菩萨的故事——不眴太子

观音菩萨的故事——不眴太子...

虚云老和尚:参禅要旨

一、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,在明心见性;就是要去...

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法门

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,经久长兴,修学人多多,原因在...

极乐世界离开了八苦

我们展开的生命是在分段生死当中。你看分,分是分限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