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弟子文库

信愿具足的判定标准

净界法师  2013/07/22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  听文章

信愿具足的判定标准

这个信愿是理观,持名是一种事修;但是你实际在操作的时候,你真的在念佛的时候,这三个是一体的,一句佛号信愿具足。一句佛号信愿具足这句话,我们说明一下。

一个初学者,你刚开始要重视信愿。

讲实在话,你对这个净土法门不了解,你是没有资格念佛的,因为你这个佛号没有方向,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佛号它的方向在哪里?所以你刚开始在修净土,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,你要先培养信愿,对名号功德的信心、对净土法门的发愿,这二个资粮要先准备起来。就像你要走路,你要先把眼睛打开来,你要知道你要去哪里,你才有资格走路。

所以初学者,先成就信愿;等到你信愿成就以后再念佛,你会发现信愿跟持名是分不开的。你因为有信愿、有归依的心,所以你愿意念佛,诶,佛号念久了以后,你发觉又加强你的信愿,这二个是相辅相成的。念佛的这个信愿我们讲一下,我们刚刚讲这个愿,这个愿是一个生命的方向,就是说,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信愿具足呢?比如我讲我信愿具足,你也讲你信愿具足,这个是不是有判定的标准?
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,你明了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,如果你的生命很重视结果──事情成败得失的这个结果你还是很重视,那你的信愿还没有具足。如果你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的时候,你不在乎结果,你在乎过程,重点是我用什么心态来面对!你开始回光返照你的起心动念,而不是去看外境的成败,那表示你信愿具足。

为什么这样判断呢?

一个人在生命当中,你对娑婆世界的成败得失还看得很重,那表示你的心还有所住;你的心有所住,娑婆世界对你就产生一定的牵动力量,你的心跟娑婆世界还是绑得紧紧的,你怎么说是厌离娑婆呢?一个人发了愿以后,他的心是往极乐世界倾倒的时候,他开始重视过程,不重视结果,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心的信愿问题。

所以古德说为什么要重视信愿?因为:自性若迷,佛何可救?佛救不了你的。

说净土法门为什么重视信愿呢?因为你这个观照力颠倒了,你这个佛号就没有方向了。我讲实在话,佛号有再大的加持力,你一个人颠颠倒倒、贪恋娑婆,佛是救不了你的,这个佛号只是人天福报。这句佛号只有在觉悟的心中,才能产生大的感应力量。

所以我一再强调托彼名号,显我自性,你自性颠倒的时候,佛号对你没有用。

所以这个地方,我们在研究《本经》之前,你看《阿弥陀经》这么多,为什么它信愿讲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篇幅?‘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’、‘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’,信愿讲了整部经文的三分之二?就是因为你的观照力是往生的重点。

所以蕅益大师说:信愿具足,临终只要十念就可以往生。

每一句佛号,念念跟弥陀的本愿感应道交,每一句佛号都是真实的。你信愿不具足,你心中颠颠倒倒的,就算你把佛号念得绵绵密密,风吹不入,雨打不湿,如铜墙铁壁相似,亦无得生之理,修净土者不可不知也。

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,你要注意你的方向在哪里,这个是关键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
净界法师文章列表

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

问: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,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? 大安...

通过念佛来断除执着

怎样来成就明白的心呢?怎样来真正地能够通过念阿弥陀...

想要主宰你的子女,这地方就有问题了

问: 弟子现在已经六十九岁,应以自己的往生为重,还是...

《佛说阿弥陀经》白话译

序 分 这一部经,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。当时,释迦...

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

问: 有一种说法,认为人断气之后,智慧高出断气前的...

理一心不乱 西方即在目前

既得一心不乱,始知莲华行树,种种庄严,并非心外。何...

往生到极乐后,恶业最终会怎么样

问: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,恶业种子不起现行,那这...

【推荐】浅谈念佛法门

前言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,才有六道轮回的业报,如...

梵网经菩萨戒本

【依东林寺版本】 (举香赞) 炉香乍热。法界蒙熏。诸...

佛说玉耶女经

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,长者给...

优婆塞戒经

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、佛在舍...

小品般若波罗蜜经

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,穷理尽性之格言,菩...

信佛是不是迷信

在近现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,有一部分人以为佛教是迷...

别人修行有困难时,应适当拉他一把

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,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,于诸法...

忍之久而纯,耐之久而熟

参禅人,切宜恒心远固,不得碰着即退。要知参禅事,大...

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

问: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,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,倍...

【佛教词典】有执受

【有执受】 即是有感觉的意思。亦即被心、心所法所执持...

【佛教词典】法华八轴

(杂名)法华本为七轴,后世因八讲之便,以为八轴。...

修行人的三大精进

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,更要正精进,若只是精进而方向...

如何正确的拜佛和念佛

佛教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,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五点记...

执持名号,一心不乱的方法

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当然是多善根、多福德非常重...

抱着惭愧二字,可作入圣阶梯

印祖有一笔名常惭,一生自称常惭愧僧。 常思己过,对不...

快乐的秘方

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,但生活得并不快乐。先是亲戚和朋...

快乐不是一个地方,而是一个方向

从前看童话书,有许多是关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。这种故...

蚂蚁的力量

小小蚂蚁,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,它们...

一切具足,何假向外求觅

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,马祖告以:「一切具足,更...

佛的六种神通

1、宿命通: 知道过去世多生多劫的生活状况,也知道其...

这些祖师为何要把参禅放下而转修净土

自后蕅益,截流,省庵,梦东等,诸大祖师,莫不皆然。...

付出真诚才会得到信任

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,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,然后...

【推荐】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

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?在第一个。我相信净土宗的...